凡尔赛文学,又被成为“凡学”,是近几天飞速在互联网世界传播的一种新型文学流派。
欲扬先抑,明贬暗褒是凡尔赛文学的内容精髓,它的关键点在于秀的不经意,秀的够低调,这样才能尽显个人气质的不凡。
近年来“凡学家”一直层出不穷的出现,但要说近期最具代表性的“凡学公主”,那可非微博认证作家@蒙淇淇77莫属了:
不少网友看完直呼“硬了硬了,拳头硬了”。凡尔赛类文学当然也存在于葡萄酒世界,下面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让懂酒人啼笑皆非的朋友圈:
唉……这些朋友圈看起来好像“逼格满满”,但实际上却漏洞百出。要知道,82年的拉菲味道充满着浓郁成熟的树莓、黑莓和黑醋栗的芬芳,混合着雪茄、蘑菇、雪松、巧克力和香草的气息,并伴有一丝丝薄荷的清凉。酒体饱满,单宁质地柔软丝滑,余味极为悠长。琼瑶浆葡萄酒作为一种芳香型葡萄酒,以其迷人的荔枝味最为著名,其次就是玫瑰花香味。而对于一款葡萄酒来说,我们通过品鉴,只能推断出这款葡萄酒的大体年份。当然,要品出降雨量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这需要你要记住此地每年的降雨量,还要品尝过并记住此地葡萄酒每个年份的特点。
如果想要在葡萄酒世界里做“凡学家”,还是得来学点真本事才行!
01
观色
一个优秀的懂酒人,拿到酒杯的第一步就是看颜色。
观颜色
首先观色的过程中需要尽量找一个白色的背景,将酒杯杯口朝外倾斜45°观色,这会让你提前获取到酒的一些信息。
1)红葡萄酒看酒的液面边缘
红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酒龄的增长从紫红色或宝石红色转向石榴红甚至是砖红色,更偏向黄色色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色变淡”。
2)白葡萄酒看酒的液面中心
白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酒龄的增长从青柠色或柠檬色转向琥珀色甚至是棕色,同样更偏向黄色色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色变深”。
“颜色变深”或“颜色变浅”其实都是和长时间存放受到氧气的影响有关,我们因此可以根据色调判断酒是否氧化和酒的年龄。
02
闻香
闻香气
1)摇晃酒杯
静止闻香虽然可以闻到一些葡萄品种带来的香气,但真正感受酒的完整香气还是要靠摇杯,手握杯柄或是杯座,匀速地摇晃酒杯,让酒在酒杯里规律地晃动,才能让香气更好地释放。
2)识别香气
接着你就需要将酒杯放在鼻子前感受香气的浓郁度,再将鼻子深入酒杯中感受香气的类型。香气的类型分为三类,来自葡萄品种本身的一类香气,来自发酵过程和橡木桶本身带来的二类香气,和来自陈酿过程中的三类香气。
一类香气如苹果、柑橘、桃子、蜜瓜、草莓、黑醋栗、青椒、薄荷、黑胡椒等等;二类香气如饼干、面包、香草、巧克力、烟熏等等;三类香气如杏仁、焦糖、蜂蜜、烟草等等。
随着酒龄的增长,葡萄酒的一类香气和二类香气会逐渐转化为三类香气,根据香气的类型大致可以判断酒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而判断是否适合现在饮用,还是可以继续陈年。
03
品味
专业的品酒需要让酒与口腔充分接触才能感受到葡萄酒的所有口感,专业的品酒方式就是发出很大的声音。
别怕!有声音正是说明你是专业的!
缓慢吸入15mL左右的酒液,用舌头在口腔里快速搅动,或采用漱口的方式进行搅动,每隔几秒停下来将嘴张开成小“O”状吸气,然后继续搅动,如此循环几次,从而更好地感受酒的口感,同时使得空气与酒液也进行接触,让香气更好地释放。
酒的甜度、酸度、酒精度、单宁的口感、酒体饱满程度、酒的平衡性、余味等等都是需要在此刻进行考量,从而判断酒在口感上的品质。
尝口感
04
评价
以上三点操作都是为了让你对酒有更加准确的判断,所以这些全部都是为了最后的评价做的准备。
下结论
想要成为一名懂葡萄酒的“凡学家”,还是要学点专业葡萄酒知识的。如果把石榴红色说成宝石红色,把果香浓郁简单易饮说成皮革香料味重,把酒体轻盈说成酒体饱满强劲之类的情况,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说到底,凡尔赛文学的出现及爆火,正是现实生活中浮夸的“炫富”现象映射。
最后,想说一句,玩梗尚且可以,不过要适度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