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聚会party上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酒”。酒作为助兴且能快速提高气氛的利器,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而葡萄酒作为能够给我们带来美味和感官双重享受的最佳酒精饮品,常常被备注在party清单的第一行。
葡萄酒虽好喝,可在选择时却让大多数人感觉很犯难。琳琅满目的酒标让很多人的“选择困难症”发作,不仅如此,往往我们花了很多冤枉钱购买葡萄酒,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已误入了葡萄酒的陷阱。今天的买酒指南就为大家总结了四个市面上常见的“坑”及避坑小贴士,让你买酒不花冤枉钱。
01
成分复杂的葡萄酒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三精一水”的勾兑葡萄酒基本告别历史舞台了。但是在市场上,我们还是能见到配料表成分复杂的“葡萄酒”,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低端“葡萄酒”中,背标上也会标注着除了葡萄汁以外的其他浓缩果汁,甜味剂等字样。
避坑小贴士:按我国法律规定,葡萄酒是由100%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酿制的酒精类饮品。所以,在挑选葡萄酒时,要注意配料表里面的成分够不够纯粹,起辅助作用的二氧化硫除外。
02
衰老的葡萄酒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像人一样。
它的生命曲线在达到巅峰状态后开始下滑,并不是“越陈越香”。很多中低端葡萄酒的生命周期仅有三五载,我们经常能够在市面上看到的2008年大区级别的波尔多、2013年奥克的地区餐酒,这些酒早已丧失了原有生命力和价值,干瘦的口感也只会让人为逝去的青春而感到惋惜。
避坑小贴士: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红酒知识,了解酒款的最佳适饮期,避免买到“老树枯柴”。对于一些价格低廉的老年份葡萄酒要格外小心。
03
鱼目混珠
在当下品牌横行的环境里,不少眼馋的商家狠狠的蹭了一波品牌热度。
“拉菲骑士”“康帝堡”“啸鹰海岸”……诸如此类的擦边球杂草般的生长,都谋划着从长相或声望上和知名酒庄沾亲带故,鱼目混珠。
避坑小贴士:在挑选葡萄酒时多了解一些品牌的定位,拿到这类葡萄酒的时候不妨去官网找找线索。
04
“江南皮革厂”类葡萄酒
葡萄酒价格虚高的情况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推广有所改善,但很多二三线城市仍然是“重灾区”,一些商家往往会用虚高的价格去做所谓的营销。
类似“江南皮革厂”的套路也经常出现在售卖葡萄酒的电视购物频道里,原价1688元的葡萄酒,买6瓶送6瓶,30分钟之内打进电话再多送两瓶。这类葡萄酒的品质可想而知。
避坑小贴士: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产区课程,比如WSET专业课程或知名品牌品鉴会了解到对应的价格区间,还可以找到同类产品作为对比,避免被一些营销方案所套路。
这些避坑指南介绍了当下较为常见的雷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有了更多获取葡萄酒知识的途径,了解葡萄酒真正的价值所在才是避坑的最佳方式。
希望这篇避坑指南能让你少走弯路,早日找到心仪的“它”。